今年暑假期间,威海市旅游热度持续攀升,大客流、大车流给这座滨海小城的交通路网带来巨大压力。威海市公安交管部门全警动员,采取超常规措施保障交通顺畅,用“辛苦指数”换来了城市的“畅通指数”。
一、立体勤务疏解堵点。随着车流骤增,轻微剐蹭事故极易引发拥堵。“猫头山2号观景台辅路入口两车剐蹭,造成拥堵,请立即处置。”接到指挥中心指令,附近执勤的环翠区大队民警徐超立即驾驶警用摩托车赶到现场。他迅速引导事故车辆挪移、疏导交通,道路很快恢复畅通。事故双方均为外地游客,徐超通过大队建立的视频快处机制,现场连线、远程定责,仅用4分钟便处理完毕,高效化解了游客的“堵心事”。威海交管部门构建“单警驻点+铁骑巡线+视频巡查”立体化勤务模式,在景区出入口、车流交汇点等关键节点布控,实现固定岗点辐射周边、铁骑巡控一片、视频巡查全局,高效应对突发情况。今年以来,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处置轻微交通事故37476起,占比84.23%,平均处置时间5分钟,事故引发的区域性拥堵指数同比下降8.25%,极大缓解了次生拥堵压力。
二、“疏”“扩”应对“爆火”。海源公园因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吸引大量游客,附近停车场车辆进出频繁,对主干道车流造成较大干扰。环翠区大队根据车流情况分析研判、科学调流,在公园西侧主干道中间放置临时锥筒禁止掉头,两侧放置锥筒禁止违停,并在路口、停车场出入口部署警力疏导因寻找车位而临时占道的车辆,有效减少了因掉头、违停引发的节点拥堵。面对“爆火”的火炬八街,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大队经充分调研论证,实施精细化交通组织调整,将附近环海路段改为单行道,并将东侧约一公里处的国际海水浴场设置为季节性单行道。同时,增派30名警力加强疏导,及时劝阻违规行为,引导人车有序通行,在保障市民出行的同时,确保了旅游旺季道路畅通。截至目前,威海累计实施交通组织优化42处,海源公园及火炬八街周边主要路口平均通行效率提高27%,因车辆无序掉头、抢行引发的剐蹭事故下降41.3%。新增停车位有效满足自驾游客需求,路边违停现象减少57%。
三、多方联动全时守护。早上7点,第一班进岛游船离港,由公安交管、景区管理和安保人员共45人组成的联合执勤队伍已就位。面对日均4万游客的超高流量,交警指挥路口,工作人员引导场内,保安定点值守,三方协同在车流人潮中开辟出一条畅通之路。“前方停车场已满,请打开导航,搜索刘公岛西停车场。”环翠区大队民警孙福杰在渔港路与刘公岛路交叉口耐心引导车辆。“我们建立停车信息实时共享机制,停车场工作人员动态监控车位,满位即通知执勤民警,引导车辆至附近空位停车场。”此外,交管部门在码头外围设置旅游大巴临时停靠点,并与高德、百度等导航软件合作,推荐优选路线和有空位的停车场,单日分流游客超1.5万人次,多措并举缓解停车压力,提升游客体验。通过多部门联勤联动的精细化管控,在游客同比增长8%的情况下,刘公岛旅游码头周边区域交通秩序井然。